Monday, September 14, 2009

钱不够用,怎么储蓄?

理財、储蓄、投资、规划、融资、置產、创业,普遍是多数人面对的问题,应该优先处理哪一项,主要看个別人的需求、对生活素质抱持怎样的要求与期许。

入不敷出 问题更大

“钱不够用,是许多人普遍面对的问题,不论是高收入或低收入者,经常会面对钱不够用的问题,如何从钱不够用、甚至入不敷出中走出困境,成为许多人关切的焦点。”

问题是,钱不够用的话,又如何论及能有储蓄?这恐怕是专家抓破头皮,也未必有答案的问题。

另一个情况是入不敷出,严格来说,入不敷出的情势比钱不够用还严紧,前者可能已成既定事实,而后者可能还有伸缩空间,可以稍微调整。

全方位企业顾问理財师黄基明认为,个人或家庭若面对“入不敷出”或“钱不够用”的问题时,一定要正视问题的迫切性,並自行调整开销,確保入与出能够稍微平衡。

至於如何从每月的开销中削减支出,就看个別人士或家庭的所需情况,譬如是否一定要开名车、经常出外用餐、消遣娱乐、拥有超过一支手机等,这些都是一些可以探討的项目。

认真探討的话,如果本身的能力达不到预定目標,应该调整生活的素质与要求,这样自然拥有爭取减少开销的空间,进而达到储蓄的目標。

举个例子,一个白领受薪阶级,如果是大学毕业后才加入就业职场,收入可能在2000至3000令吉之间,视你加入的行业、职位与任职的机构而定。

如果是2000令吉,扣除公积金后,凈收入可能只有1700令吉,假设不需要偿还每月的房租,情况会好一些,如果需要支付已包括水、电费租金的中价房间,可能只剩下1400令吉。

我们就以游子的情况来说,在扣除房租后,因为离乡背井,需要在外用餐,手上的1400令吉,如何支配?这可能就考个人的功夫了。

最保守的估计是每月的伙食与消遣费600令吉、交通费加手提电话费400令吉,总共是1000令吉,如果购买一份储蓄保单,强制自己储蓄,已所剩无几,假设能够的话,还需要挤出一点,作为父母的零用钱。

李智泰说,类似这样的收入,根本不可能拥有车子,有了车子,不只要偿还金融公司每月的分期付款,还要考虑到汽车维修、汽车保险等开销。

儘管这样说,市场上仍有不少年轻人以方便为由,即使能力不足,仍勇往直前,加入购车一族的行列,结果最后是苦了自己和家人。

如果本身月入有3000令吉,除了所需的基本生活开销,勉强可以应付汽车分期付款;不过,假如不是很必要,可以不要先购买汽车,而是將每月的盈余储蓄起来,手上握有一笔现金,待3、5年后,欲进行投资也比较方便,何况大学毕业后,工作3、5年,还不到30岁,依然还很年轻。

有了现金后,自然可以涉及理財规划,而且如果没有债务负担,生活步伐也比较轻鬆。

至於家庭的情况也是同样的道理,如果收入充裕,每年可以举家到外地或外国旅行,但如果情况相反,应该退而求其次在国內走走,一样可以达到休閒、充电的目標。

社会上有一些人,可能基於不能被比下去的心理,当邻居换新车或名车的时候,自己也开始蠢蠢欲动,如果是因为这样的理由,不只无法储蓄,最终的情况是有苦自己知。

假设自己千省、万省还是无法储蓄,那可能是收入太少了,应该设法增加收入,即使数目不多,也远胜於每月的零储蓄。

压制购买慾
不当“大花筒”

卡债一直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,近期这方面的信件特別多,这说明不只企业受金融危机所累,个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,特別是一些对理財、理债概念较缺乏的人,所受到的衝击更为明显。

卡债欠不得

CTLA財务规划公司董事经理李智泰说,我们都知道,卡债拖欠不得,卡债的利息高昂,年利高达18%,如果债务数目大,加上利息的滚动,最终会演变成怎样的数目,真的不敢想像。

许多人因为入不敷出,每月只偿还卡债的最低数目,最后滚转成一笔大数目,成为一个非常大的包袱,后悔不已。

要如何避免卡债的累积不断加大,考验一般人的抵挡诱惑能力,由於市场上促销项目多,琳琅满目的消费品,不断散发诱惑力,许多人在经受不起考验的情况下,成为刷卡一族,造成卡债不断增加。

信用卡的使用应该是以方便持卡者为考量,避免带比较多的现金出门、或是预算不准,以信用卡做为付款的替代品,至於公司、企业、机构或餐厅,在接收顾客以信用卡付账后,不需第一时间將大笔现金带回家,或是存入银行,毕竟有些时候,时间根本不允许你这样做。

可是,由於信用卡的发行量眾多,市场在竞爭激烈的情况下,接受持卡者的要求相应调低,以致出现信用卡没有很好获採用的例子不断增加,这是件令人遗憾的事。

理財师认为,预料在接下来的日子,面对卡债问题困扰的人会越来越多,这是短期內一个可以预见的趋势。



Great Eastern Life Assurance
Jeff Gan
016-9044736

1 comment:

~Candy_ying~ said...

哦,乘机为自己招生意哦。。
加油。。
你的blog写得很棒。。加油。。
为主发光。。